首先防渗膜西安,工程采用的0.5毫米的土工膜,目前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此类防渗材料会产生环境毒性,但天然防渗方法显然比铺设防渗膜符合生态要求。考虑到整个渼陂湖工程内含多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殊性和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应该优先采用更天然的防渗材料和措施。

渼陂湖工程一期环评

其次,就其如此侧面防渗的合理性也缺少充分论证,该环评报告中并没有对渼陂湖的地质条件和湖底特征等环境影响做相关研究,导致未能选择更加适宜的防渗方式。而在湖体侧面铺设防渗膜,容易在防渗膜表层的底泥中出现营养物质和盐分的积累,加大水质恶化的风险。

由于防渗工程的水体受总氮和总磷的影响十分显著,如不能保证适当的水体交换量,则必然带来渼陂湖的水体污染。

再次防渗膜西安,在渼陂湖岸边大面积铺设防渗膜,虽然能够形成并维持较大的水域景观,使水生生物在短期内就得以恢复,但由于对水体交换和侧渗补给造成了阻碍,将对湖底和湖岸边的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渼陂湖工程大面积铺设防渗膜的行为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科学、不应提倡的,必须立马叫停并全面整改。

渼陂湖生态工程进行时

而整改措施除了实事求是地研究工程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还要真实结合渼陂湖本地的地质条件、生态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统筹计算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

基于此,我们向西安市政府提出以下要求,并请给予正面回复:

第一,对渼陂湖尚未实施湖体侧面防渗的区域,不再铺设防渗膜,同湖底防渗一样,全面采取天然粘土防渗。

第二,已经铺设的防渗膜应全部拆除,回填防渗能力较强的天然粘土。原湖底的淤泥土也应做到全部回填。

项目建设范围示意图

航拍渼陂湖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治水兴水新局面》,提出新时期治水要树立新理念——由人力工程与自然修复相分离的片面式刚性治理,转变为综合统筹的柔性治理。

娄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按照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的思路,以长远眼光加强水环境建设。

我们因此倡导西安市政府,在渼陂湖工程的建设上宜应谨慎再谨慎防渗膜西安,用可持续的生态眼光打量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所有关心渼陂湖生态环境的群众

2017年8月19日

荒野之花相关文章:

1、

2、

3、

4、《》

关注荒野之花:85后的环境援助记录、NGO实践和自然观察。